距离广告结束还有

【规划方案】磁县灾后重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阅读数:443 文章字数:1634



灾后重建村庄规划编

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对灾后重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做好全县灾后重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提升灾后重建工作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市、县灾后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高水平、高标准灾后村庄规划,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和先导作用,为灾后村庄建设提供科学有力的规划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确定损毁严重、需易地迁建、原地恢复重建且需要编制规划的村庄名单,做好摸底工作;

(二)对整体易地迁建的村庄现址进行场地安全性评价;

(三)对损毁严重、确需易地迁建的村庄做好新村选址,并对新选村庄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

(四)对易地迁建和原地恢复重建需要编制规划的村庄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五)对原地恢复重建公共基础设施等受灾严重的村庄,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摸清底数,统筹安排。731日前,按照灾后调查摸底情况,各乡镇根据村庄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受损毁情况,确定乡(镇)、村的损毁严重、整体易地迁建、原地恢复重建且需要编制规划的村庄名单,并提供需要测量的村庄或迁建场地清单,填报《邯郸市灾后恢复重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调查摸底表》,由县规划局汇总统一审核后上报。

(二)加强论证,严格评价。810日前,配合省住建厅、市规划局和规划编制单位完成迁建村庄现址的场地安全性评价、论证和确认,开展迁建区选址工作。

(三)科学选址,坚持原则。在村庄重建规划选址上要坚持以下原则:不准在各类行洪河道(沟渠)内选址;不准在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多发地段选址;不准在地质条件复杂,易塌陷区选址;不准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内选址;不准在煤、铁等矿山采空区原址或周边选址;不准在地震断裂带上选址;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尽量选址未利用地选址。

(四)科学规划,严格审查。91日前,县规划局组织规划编制单位按照《河北省洪水灾后重建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要求,编制完成灾后村庄规划成果,并组织完成规划审核工作,报送省住建厅和市规划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我县灾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成立灾后重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灾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确保工作迅速推进。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一名技术人员,各有关乡镇要明确一名主管人员。

(二)明确工作职责。省住建厅负责统筹协调省内高水平规划编制单位进行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技术指导、方案审查,并协调省地理信息局提供相关地形图。县规划局负责提供技术指导,配合省住建厅、协助各相关部门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共同组织骨干技术力量,指导灾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切实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三)形成工作合力。在规划选址论证和编制过程中,县规划局和规划编制单位要积极争取水利、国土、交通、环保、气象、地震、通信、电力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全程参与,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联合办公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科学编制灾后村庄规划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四)严格审查审批。县规划局要组织对编制完成的灾后村庄规划成果进行严格审查,规划审查要做到随编随审,提前介入,规划方案完成后,县规划局要邀请省住建厅、市规划局,并组织县有关部门对村庄规划进行联审;审核同意后的规划成果,要提请省住建厅审查把关;规划成果完善后要由县政府按规定程序审批。

(五)建立日报制度。灾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行日报制度,每天下午16点前,县规划局要将灾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书面报告县灾后重建办公室,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准确。

县灾后重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一线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各工作组要组织骨干技术力量深入灾区现场,配合乡镇和规划编制单位,全面展开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每两天组织一次调度会,掌握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展,研究制定工作措施,为灾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指导,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全面落实和圆满完成。

本文注册登录后可收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