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乡科级党性修养培训班赴XX故居参观学习简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锤炼乡科级干部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2025年7月9日,XX县委组织部组织2025年第二期乡科级干部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全体48名学员,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XX故居开展“寻访先驱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现场教学活动。
一、身临其境,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
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步入位于XX市XX路的XX故居。这座始建于清初的典型民居,历经三百余年风雨,青瓦灰墙、木刻门窗,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故居门楼上,XX同志的临终箴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七个大字苍劲有力,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学员。这不仅是革命先烈一生的真实写照,更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员们依次参观了故居的各个展厅。一件件饱经风霜的实物、一幅幅定格历史的图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再现了XX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光辉历程。在故居旁的陈列馆,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融合,学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峥嵘岁月。大家不时驻足凝视,低声交流,用心感悟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坚定信念。
二、重温历史,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此次现场教学是一堂深刻而生动的党史教育课。通过学习XX同志的生平事迹,学员们对“XX精神”的丰富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从远渡XX国寻求救国真理,到旅X期间参与创建中国少年共产党,XX同志在青年时期便树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归国后,他积极投身大革命洪流,秘密组织工人运动。即使在1931年于XX被捕后,面对长达五年的牢狱之灾,他依然严守党的机密,坚持斗争与学习,写下《中国农民战争》等著作,立下了“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的铮铮誓言。这种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无比坚定的信念,为全体学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二是,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XX同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句朴实的话语,是他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和毕生追求。无论是在XX根据地深入基层制定政策,还是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凝聚军民抗战意志,他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1946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惦念的仍然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这种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怀,教育引导着学员们要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三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在极其艰苦和险恶的环境中,XX同志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面对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他勇往直前。1937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他即刻奔赴XX,成为XX、XX等同志的得力助手,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光发热。这种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学员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三、深化认识,筑牢干事创业的思想根基
参观学习结束后,学员们在现场开展了热烈的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此次现场教学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光辉历史的认识,更从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乡科级干部,身处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更要以革命先辈为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要把对XX同志的无限崇敬,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要将“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宗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学习和发扬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斗争精神,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履职能力,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为奋力谱写XX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